地方掌故

JCVRChinese > 地方掌故

(一)深水埗簡史

深水埗,又作「深水步」或「深水埔」。「埔」或「步」也是標音字,沿於嶺南原住民的壯(侗)語,原指水邊可泊船之地、碼頭,後泛指平坦的地方或近水的地方。早期深水埗近大角咀有一水位夠深的石岸,並築有碼頭。後來華人師爺在翻譯時據語音把「埔」寫成「埗」,深水埗因而得名。

在租借予英國之前,深水埗的村落人口約二千人,主要以務農、蓄牧、捕魚和航運為生。到1842年清廷割讓香港島後,深水埗曾設有深水莆汛以為清政府邊防。 直到1860年英國接管九龍半島,深水埗則設有如同今日羅湖口岸的關口。及至20世紀初,連接九龍和新界的大埔公路和青山公路先後落成,深水埗正好是兩條公路的相交地,而在1924年啟用並到1992年關閉的深水埗碼頭亦提供來往中環的渡輪服務。

在過去一百年間,深水埗經歷多次填海,初期由各個土地業主小規模進行,後來則由政府主導。填海得來的土地連接原有的街道,就開闢成今日的石硤尾街、南昌街、桂林街、東京街、九江街、元州街、長沙灣道、福榮街、福華街。 填海造地可滿足香港早年多項發展需求,包括興建公私營住宅、工商用地、油庫等。

(二)特色街名由來

鴨寮街

十八世紀晚期,深水埗的村民在草寮裡大量飼養鴨子以作批發售賣,賣得成行成市,於是以此為「鴨寮街」命名。

元州街

「圓州」本為深水埗對開海上的一個島嶼,後來經填海發展而消失,便借其諧音命名「元州街」。

北河街、汝州街、基隆街、南昌街、東京街

深水埗有不少街道以中國歷史上的地方命名,像位於湖北的「北河」、位於河南的「汝州」、位於台灣的「基隆」、位於江西的「南昌」。 而「東京」實指曾為漢室與唐室佔領,今日位處越南的河內。

醫局街

以深水埗公立醫局得名。

界限街

由昂船州北端一直伸至九龍城的界限街,是為1860年清政府與英國簽訂的《北京條約》中,所劃定把九龍半島割讓的界線。起初並非正式道路,後來為配合發展而建成道路。

(三)街道店舖分明的原因

二次世界大戰後,香港成為製衣業中心,製衣為青年及婦女提供大量就業機會,加上交通發展未臻成熟,大量工廠就開設於深水埗,同時亦吸引工人在此聚居。其時的山寨廠集中於醫局街一帶,與製衣相關的衣車行、鈕扣廠、疋頭行、針織業與紡織業等大行其道,亦令汝州街、南昌街、大南街、基隆街、長沙灣道開滿疋頭批發商。

這種同類店舖集中的經營模式,有助商人交流貨品種類與款式的資訊,加上競爭激烈貨品售價自然較低,帶動消費者人流之外,也減省他們尋找貨品的時間。久而久之,深水埗便分別有集中售賣紡織及製衣和電子零件的街道了。

(四)深水埗警署

深水埗警署於1925年啟用,現為二級歷史建築。在1978年長沙灣警署啟用前,曾是這一帶以至荃灣的總部,日治期間又曾成為日軍指揮部。現址的五座建築物中,以樓高三層的C座最為古舊,乃由巴馬及丹拿建築師樓(Palmer and Turner Architects and Engineers Ltd.)設計,其新古典主義風格融入中式特色,像是中式的金字瓦頂、上海批盪外牆以下,又有圓拱形柱走廊在地下,與及仿樸質石作的拱楔石和拱頂石襯托。深水埗警署至今仍為分區警署。

(五)南昌押

南昌押由高可寧家族持有,原名「同安大押」,至1950年代初易名至今。南昌押曾於1999年獲評為二級歷史建築,後於2010年降為三級。而高可寧是20世紀初在澳門以博彩業發跡的商人,亦因賭業與押業兩者相互依存,高氏覷盡商機同時開設典舖,據指他在1920-30年代擁有超過300家當舖,遍及省港澳乃至東南亞,堪稱當業大王。

南昌街117、119、121、123、125號騎樓均是在三十年代集體建成的,其中南昌押位於117號地下,五樓臨街外牆又刻有原名「同安大押」。此五層高的騎樓算是戰前同類樓宇中較高的一座,充滿現代主義特色,亦有圓形舷窗。

(六)牌檔歷史

二次世界大戰後,深水報成為小販聚集點,情況日益混亂。當時市政局決定發出固定小販牌,讓他們在街道兩旁擺賣,並留下一條通道予行人走過。然而此例未能有效處理路面的混亂問題,無牌小販仍在路中繼續擺賣,於是在1956年間,小販被全數撤到北河街與獅子石道,而長沙灣道、南昌街、汝州街的小販則逐漸絕跡。

至1970年代中期,市政局開始在全港各處設立「小販認可區」,供持牌的小販在認可區內販賣貨物。而深水埗的順寧道、元州街、福華街、桂林街、鴨寮街等亦列於其中,並保留至今。